电影《南京照相馆》在点映期间票房和口碑都持续走高,作为一部剧情片,电影讲述了平民在南京大屠杀中保护照片证据,揭露日军罪行的故事,而如果把它当成一部军事、抗战题材电影看,《南京照相馆》也是非常完整和优秀的作品。
《南京照相馆》比较新颖地把主视角放在了普通百姓身上,更适合观众以普通人的视角去全面了解这场侵略战争。
战争之前,南京城作为民国的首都,城中居民享受着繁华和安居乐业。战争猝然爆发,城墙被日本人的飞机大炮轰开了缺口,守将逃走,南京城就这么突然沦陷了。申奥导演在《南京照相馆》开篇放置的这段战场戏,真实还原又言简意赅。
展开剩余71%剧情中的主要角色都是平民,他们被裹挟进了战争里,和军队扯上了直接关系。
阿昌是一个邮递员,在逃亡中,他因为脚上有绑腿这个理由被日军当成“敌军”追杀。王广海是个懂日语的投机者,他以为给日本人当当翻译,喊几句“亲善”就能换取生命和自由,但日本人进城后烧杀抢掠都需要他做帮凶。林毓秀是个小演员,日军攻占南京城之后,她被要求为日本人做“慰问演出”,惨遭侵犯。
金老板一家是开照相馆的,日军霸占了他的场所、设备、耗材,冲洗屠杀和残害中国人的照片。宋班长本是一名巡警,因为他会放枪,就被守军抓去补充兵员,然后变成被日军搜捕和屠杀的对象。
国际上有各种公约、条例,说交战双方不能伤害平民。可是在1937年的南京城,“平民”身份却一点安全感都没有。和战争迎面相撞,他们会恐惧、他们会痛苦和矛盾、他们挣扎地活着,战争带给平民的伤害和伤痛,在《南京照相馆》里得以高度聚焦。
在《我的团长我的团》里有这样一句话,“是有人不想活,但没人不怕死”。《南京照相馆》里这些角色都是怕死的,一开始他们只能选择逃避、保命,服从胜利者的安排。
直到有一刻,他们的民族之魂觉醒,国家兴亡,匹夫有责。日军拍摄的一张张罪证照片,唤醒了这些中国人。日军妄图用伪造的“亲善照”来掩盖罪行,让这些中国人知道这些罪证照片的重要意义。他们开始用各种方式来回应这场战争。
宋班长先动了,他拿出了和日本人同归于尽的血性。王广海也悟了,日本人都是反复小人,自己不应该相信他们的任何承诺。阿昌告诉日本摄影师,“我们不是朋友,我们中国人不许可你们这样糟蹋!”。
金老板在最后时刻掩护林毓秀带着证据,带着婴儿抵达安全区。林毓秀用罪证击碎了日本人的战争谎言,用相机记录了日本战犯被处决的瞬间。
这是一段中国老百姓被侵略战争波及之后,从被动参战到主动加入全面抗战的转变过程,数以亿计的中国人,抵抗侵略者,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,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,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。
很欣慰在抗日战争题材,在反战题材能有《南京照相馆》这样一部影片出现,让我们通过观影铭记历史,缅怀先烈,珍惜当下,自强不息。
发布于:河南省国内正规配资平台有哪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