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合证章
八路军驻洛办事处(简称“洛八办”)纪念馆院内有一口水井。1971年夏天,文物部门在水井内清理出抗战文物共计120余件,其中各类徽章59枚,有一枚中国工业合作协会(简称工合)的证章,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。
这枚工合证章有什么用途?为什么会被投入水井中?
据悉,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1938年,是由国际友人路易·艾黎、埃德加·斯诺夫妇以及众多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发起,由宋庆龄做担保人,在周恩来亲自指导下成立的。
当时,工合通过组织工业生产,支援军需和民用,多方争取国际援助,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,赢得了毛泽东、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。
“洛八办”纪念馆馆长王伟介绍,在“洛八办”水井中发现的证章为工合晋豫区办事处所有,正面有“工合”二字,背面有“晋豫”二字。
展开剩余60%交通护送为“洛八办”的一项重要任务。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,“洛八办”动用了许多外围组织和大量的地下党人员,以其独特的方式支援抗日战争。
人们经过国民党第一战区,要有通行证,如果要过黄河,还要有过河证。“洛八办”的一项工作,就是到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给过往人员办理通行手续。
1939年年底,国共关系逐渐紧张,司令长官部对“洛八办”过往人员的手续办理加以限制或不予办理。“洛八办”就想办法通过当时的中国工业合作协会、朝鲜义勇队等单位或机构,以其工作人员的名义办理通行手续。
相关史料显示,1940年至1941年,路易·艾黎曾3次来到洛阳。有一次,路易·艾黎为解决贺龙部制造武器缺铁的问题找到了“洛八办”负责人。经过调查发现,豫北某地有一个炼铁作坊。“洛八办”和工合一起将其搬到晋西北贺龙部驻地,解决了制造武器缺铁的问题。
后来,随着国共两党关系恶化,洛阳形势日趋紧张。1942年2月,经党中央批准,“洛八办”工作人员撤离洛阳。临走时,工作人员把步枪、子弹等武器及部分不便携带的物品丢进了后院的水井中。这便有了1971年从水井中发现抗战文物的一幕。
在1938年10月至1942年2月这3年多里,“洛八办”在圆满完成了其主要任务的同时,以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,成为连接华北、华中等抗日根据地与延安的交通枢纽,掩护和转送了大批过往干部、进步青年,接待了刘少奇、朱德、彭德怀、徐海东、彭雪枫等领导同志,在筹集中转物资、帮助地方党组织开展工作等方面成效显著,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“工合证章见证了‘洛八办’转送革命人才的历史,证实了‘洛八办’当年以其他机构为掩护开展交通护送的工作。”王伟说。
值得一提的是,1983年,经党中央、国务院批准,工合恢复组织活动,我国工合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,为发展经济、繁荣市场、方便人民生活、扩大劳动就业、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等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发布于:北京市国内正规配资平台有哪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